东华原学术课堂 | 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区别?“粥样”是啥样?

发布者:东华原医疗 浏览: 发布时间:2022-05-27 文章来源:东华原医疗

“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两个临床用语,而且乍一听感觉非常相像,也确实有许多人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区别。


动脉硬化 VS 动脉粥样硬化

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在人民网“名医讲堂”栏目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广义的动脉硬化是“硬化”的统称,包括一般的硬化和粥样硬化。动脉硬化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动脉老化,就像皮肤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从细嫩变粗糙一样。动脉变“老”的表现形式是血管壁增厚硬化,弹性降低,血管腔狭窄倒不是很明显,这一过程是“非炎症性”的。

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最大的区别在于“粥样”。如果把血管比喻成一根管道,“粥样”物质(如脂质物质和炎性物质)不断积累并激活体内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了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斑块破裂后可导致严重的堵塞,堵塞发生在心脏会引起“心梗”,堵塞发生在大脑则引起“脑梗”,危害极大。

通俗来讲,一般的动脉硬化像人自然变老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能通过药物产生根本性逆转。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的风险就会增加,硬化程度也会越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病变,脂质物质沉淀在血管中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如明显的四肢发麻发凉、胸闷气短、行动不便、头晕乏力等,如发现以上情况,则应及时就医。


无论是动脉硬化,还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变化都是“悄然而来”的。那些不舒服的症状出现时,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甚至一些动脉粥样硬化比较严重的患者也感觉不到任何异常。但这就相当于在身体内部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炸弹”,它可能堵在任何器官的血管中,从中作“梗”,也有可能诱发其他病症。

对于这枚“不定时炸弹”,我们需要一个专业的“拆弹专家”。尤其是吸烟、酗酒、肥胖、睡眠质量差等的人群,更需要定期检测血管状况。那么,如何方便地检查动脉硬化情况呢?

血管超声、CT、造影等检查都能检查血管硬化的程度,但以上检测方式较为繁琐,且费用较高,不适合居民的日常检查。面对这种情况,东华原推出动脉硬化检测仪,应用示波法、参数分析法和弹性腔理论法,通过四肢袖套采集和检测身体信号,仅需几分钟即可出具全面的动脉硬化检测报告。

动脉硬化检测仪可用于全身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检测和血管疾病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包含PWV(脉搏波传导速度)、ABI(踝臂指数)、HR(心率)、STI(心脏收缩时间间期)、TBI(趾肱指数)、ECG(心电波形)、PCG(心音波形)、SV(每搏心输出量)、CO(每分心输出量)、SVR(外周阻力)等多种检测指标。最终输出心音心电、左右臂脉搏、左右脚脉搏、四肢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趋势图、无创心功能、心脑血管风险度等的报告,并结合临床给出检测建议。

东华原动脉硬化检测仪有基础型、便携型、专家型三种,其中基础型和便携型可检测30余项指标,5项心功能评估,16项血压评估;专家型可检测40余项检测指标,7项心功能评估,16项血压评估。动脉硬化检测仪适用于心内科、体检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老年科、高干科、特需科、保健科及相关科研、新药开发等医疗科室和科研领域。

分享到: